考研临考复习:如何调整到最佳备战状态

[复制链接]
查看557 | 回复0 | 2021-5-12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漫考研路,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坚持到冲刺实属不易。在离考研越来越近的日子,很多学生开始紧张、焦躁、害怕、恐惧。他们在日以继夜不停歇地和时间赛跑,一天恨不能当两天用。早起、不午睡、熬夜、开夜车、匆忙应付一日三餐、不运动、不休闲等等,弄得精力疲惫,无精打采,但仍然拼命地坚持着。可殊不知,人体是一部生命机器,机器的运转是有规律和自身极限的。科学的规律才能保证一直平稳。越到最后,科学的作息和营养就会尤为重要。时间不是决定考研胜利的决定因素,犹如武器不能够决定战争胜利一样。人是铁,饭是钢,饮食营养是精力的源泉。一定要注意,不要在最关键时刻掉队。下面让我们来看下冲刺阶段科学合理的作息安排和饮食调节。
   
一、冲刺阶段作息安排:
   
    冲刺阶段的时间很宝贵,也最为引人注意。但是越宝贵、越关注就越要保证和往常一样。千万不可因为熬夜、拼时间在最后时刻掉队。正所谓"休息和营养很重要,现在起不来不要硬起,起早贪黑累坏身体。每天保持八小时睡眠,晚上十一点钟准时躺下,最晚不过十一点半。"对于考前备考时间的规划,其实并不用过分重视,心中对剩余时间、剩余任务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就行;因为这个时候关键在于坚持、冷静、沉着、踏实,而不在于完成大量的剩余备考任务。备考任务是灵活的,可能看起来很多,但真正创造效益的可能并不多,所以务必抓住重点来突破,一般遵循"要事第一"原则,优先温习巩固重难点(数学、专业、英语以总结归纳的笔记为主),强化突破重难点(主要是政治)。每天紧张而有序地备考,争取每天做的工作都是重要工作,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杨老师在和一百多名名校高分研究生的沟通和调查中,总结、整理出了一份普遍性、较合理的冲刺时间表,供学生参考:
   
    7:00前起床
   
    7:30~11:30学习(基本上这是一段复习最黄金时间,你可以把复习最难的科目分配在这段时间,正所谓,最差的科目给最好的复习状态。)
   
    11:30~13:30午餐,休息(注意:12:00-1:00睡午觉,这个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上午的疲劳,不过注意不要睡过头,把下午时间都睡过去了。)
   
    14:00~17:00继续安排学习
   
    18:00晚餐,休息
   
    18:30~23:00晚间学习(八点左右,可以适当休息一下,可以趴桌上小睡,也可以出去溜达转悠。)
   
    23:30休息(记住12点之前要入睡,别熬夜)
   
    另外,每周适当安排一天用作休闲娱乐。可以运动、看电影、也可以逛街等等任意一种自己喜欢的放松方式。
   
    从上表可看出:1.不提倡熬夜:首先熬夜会拖垮身体,其次熬夜会影响第二天复习状态,得不偿失。2.冲刺阶段更需要注意运动和放松,时间再紧也要腾出时间休闲,忙里偷闲对身心都有帮助。
   
二、冲刺阶段营养调节:
   
    经过了漫长的奋斗之后,现在考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时候,不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已经进入了紧张的时刻。因此,杨老师提醒大家:在不断坚持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合理调节饮食和营养,为最后的考试做好保障。
   
    1.饮食定量
   
    有的考生喜欢暴饮暴食,心情好的时候大吃一顿,心情不好也要借大吃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在考研复习中奋斗的考生们由于压力大,更容易走上这条道路。但是暴饮暴食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有害无益的,它会导致胃部压力过大,间接影响记忆和情绪,让紧张的心情更加严重。
   
    建议:三餐一定要定量,而且要定时。定时定量是为了让身体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调节各方面的运行。每天适度的饮食调整还会改善睡眠和稳定情绪,降低考生复习期间因为压力引发的烦躁、喜怒无常。
   
    2.合理搭配
   
    考研是个脑力劳动,但对体力的消耗也是不容小视的。因此对饮食搭配也要注意,保证每天的身体需要的同时,增加饮食营养还会改善记忆力,提高精神状态。
   
    建议:(1).每日三餐都要进食适量的主食,如米饭、面食。不能因为要保证体型只吃蔬菜和水果。人体所需的淀粉等并不是靠水果和蔬菜就能补充的,适量进食不仅不会长胖,还会通过正常的代谢促进身体正常运转,保持良好体型。(2).早餐可以搭配面包、饼干、点心、粥等,午餐和晚餐配点米饭、面条、花卷等各式面食花样。记得一定要吃早餐,一天的营养开始于早餐。(3).随时补充多样副食品。除了要吃主食保证足够的热能需要外,还要补充足够的、多样的副食品。一般每人每天平均供给肉类75克~2100克;豆类50克~2100克;鸡蛋1~2个;牛奶250毫升;蔬菜500克及水果1~2个,基本能满足一天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膳食中的蛋白质最好以动物蛋白为主,优质蛋白应占蛋白质1/3~22/3,并应平均分配在一日三餐中。(4).注意搭配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营养的缺乏,可使大脑蛋白质量减少,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失调。因此,考生要在三餐中,供以充足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在众多含有蛋白的食品中,大豆蛋白赖氨酸含量高,它对脑的营养有特别意义,蛋、奶、鱼等动物性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且易于利用,应优先供给。考生早餐时可配点儿牛奶、鸡蛋、豆浆、豆腐脑、豆包等,午、晚餐配点儿清蒸活鱼、酱牛肉、香菇炖鸡、脆皮豆腐等,而且应尽量用植物油炒菜,因为植物油中含较多的对脑细胞非常有益的必需脂肪酸。
   
    3.适当调节
   
    当然,除了以上基本的饮食调节以外,特殊人群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特点,调整自己的饮食搭配。比如,女生因为生理周期的原因,很容易产生缺铁症状,如果不及时补充铁质,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等症状,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影响精神,对考研复习产生负面影响。这时候,就要注意补充猪肝、瘦肉、木耳、红枣、海带等食物,确保铁的吸收。有的男生因为运动量比较大,在考研复习期间也会通过打篮球等体育运动的方式缓解压力,这时候就需要加强补充钙,避免因为钙质的流失产生的身体伤害。鸡蛋、牛奶、鱼、虾米皮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是首选。如果记忆力不是很好,考生还可以吃一点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等干果,补充大脑所需要的氨基酸。如果想通过药物,也可以适量吃一点鱼肝油。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最后冲刺阶段是很重要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饮食,调整情绪,保障身体不给考研拖后腿。
   
三、冲刺阶段心理调节:
   
    考研决战在即,百万考研学子的情绪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准备充分的,满怀信心,静静等待着考试的到来;准备尚欠火候的,一边上着冲刺之类的培训班,一边手忙脚乱的准备着政治以及专业课等科目的攻坚复习,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忐忑不安;有的考生基础较差,复习时间不足,准备也不够,看着那么多的资料和书籍还没看清楚,开始焦躁不安,越来越情绪化。无论你属于哪种情况,杨老师提醒您,稍安勿躁,调节冲刺心理。
   
    1、一鼓作气到最后一刻
   
    考生在最后二十多天的冲刺阶段,心理压力都很大。这个时候,一些考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考试的结果显得格外的担忧;另一方面,长期的压抑情绪,可能在最后时刻非常渴望解脱,甚至会出现超出常态的过激行为,情绪化严重。这两种心态无疑都会影响到你的复习效果,这个时期,你需要好好调整心态,找回平常心,不要总觉得自己还有大量的书要看,其实每个同学的心态都是一样的,要保持冷静,唯有冷静和良好的心态才有可能制胜。
   
    调节心态的方法很多,这里举几个小例子供大家参考。
   
    ●走向室外,尽情呼吸新鲜空气。你需要一个清静优美的地方,让自己的头脑换一换清新的氧气。选择散步或者慢跑,或是骑着自行车看看沿途的美景,暂时放弃与考试有关的念头。那么,你会发现,当你返回时,收获的不但是一份好心情,你也会收获一份平和的心态;
   
    ●破费一点,好好的吃一顿自己想要吃的食物。一点点的满足感会引发人的幸福感。这样会排除你暂时的忧郁、压抑、苦闷等不良情绪。说到食物,再给考生一点建议: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会让人的精神镇定,所以,你不妨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水果和蔬菜。
   
    ●打扫你的房间。心情浮躁时,请把你居住的房间整理整洁。虽然这会花去你一点时间,但是对于调节你的心态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它是一种变相发泄不良情绪的方式。统计表明,人在舒适、整洁的房间里工作、学习会比在相反的环境中做同样的事情提高效率。那么,你也不妨试一试。
   
    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关键的是行动起来,主动的调整自己。
   
    总言之,考前的最后十几天过得怎样,可以说是考研成败的关键。考研与高考虽然都是以考核的形式来选拔人才,但是在某些环节上还是截然不同的。也许高考临考的最后那些天,你会放松自己,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高考相比,无论是复习方法,还是复习计划都是不同的。杨老师提醒大多数考生,要把紧张备考状态坚持到考试结束,一鼓作气完成考研。杨老师解释道:"多数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前调整,目前,状态正在上升。因此,应该保证平时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使得正式考试时,状态处在高峰。"也就是说,一旦在考前松懈下来,首先状态的调整会受影响;其次,你会在进入考场时紧张不起来,这是致命的。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考研不单单考查你的知识储备和应变等能力,它也是对于考生情商的考验。最后的冲刺阶段,你的心态和应考表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你如何排除来自外界的干扰。比方说,当亲友以关心的态度询问你的准备状况时,你该如何调整自己由于复习准备上的不足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当你的对手有意无意间说出刺激你的话时,你应如何摆平自己的平常心等等。其实把问题想简单些,头绪自然就清晰了--"以不变应万变,触变不惊。"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变,指的是心态调整后的从容状态,而复习却是要继续进行的,不可以因为别人对你说了些什么有意无意的话而松懈或改变。用淡定自若的心态面对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不失为"触变不惊"的良策。
   
    "黑暗是暂时的。"在黎明到来前,你只要再坚持一刻,就可以看见曙光从东方升起。请相信自己!请以平和、淡定的心态面对自己和别人,那么你就是第一个看见旭日东升的人!
   
四、充分利用资源
   
    1、多和朋友、家人交流
   
    学习是开放型的,一个人学习能力再强,如果消息闭塞,信息不通,那么考研结果依然不会理想。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相互交流。交流的过程,考生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且可以取长补短、开阔思路、学习到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经验。考研时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辅导班、参考书、以及最新的考研动态,并不是一个人能顾及到的,在一些大的考研网站虽然也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还是来自学校内部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和同学们的交流,最好组织个讨论小组,每周或每月定期进行讨论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最新信息等。
   
    除了多和朋友交流,考生也不要忘记和家人之间的沟通,获得家人的支持。考研需要买资料、报辅导班、报名等,而对于未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这些费用还需要从父母处获得,所以考生要及早和父母沟通,获得父母支持。如果你的选择能获得父母的支持,那么父母永远是你的后盾,当复习遇到困难、疲劳、迷茫时,考生往往可以从家人那里获得鼓励、支持和安慰,让自己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2、辅导班
   
    对于辅导班,杨老师认为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上。辅导班的老师研究考题多年,对考研试题比较了解,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复习。而且辅导班的老师带过很多学生,对于学生每个时期会出现什么问题,都比较了解,可以及时帮学生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使其在考研路上少走误区。如果学生报了辅导班,那么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不仅上课不能睡觉、迟到早退、逃课,还要在上辅导班之前提前预习。辅导班只是辅助,真正起作用还要靠考生自己。所以考生不仅要预习,而且要认真听讲、做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和疑问随时记录下来。课后要及时整理这些笔记,巩固老师的上课内容,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咨询老师,争取让辅导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多和导师联系
   
    导师在复试中的作用,相信参加考研的同学都明白,所以和导师搞好关系对考研的结果至关重要。和导师的联系,考生可以通过邮件和电话。通过电话,导师有时候记不住你的名字,所以考生最好再通过邮件留下自己的学校及姓名提醒导师。杨老师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有机会,考生最好在复试前拜访下导师,这个时候要注意穿着整洁,多聊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争取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