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4生物学学士学位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360 | 回复0 | 2024-1-29 13: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物学基本信息
专业

071000


专业名称

生物学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06 高等研究院


招生人数

9


联系人

范老师


联系电话

075-26530265


电子信箱

fanyt@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0
不区分方向
李猛,张锐,潘科,黄裕谦,李文金,刘杨,张新旭,张翠景

专业介绍
071000生物学(一级学科):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具有从事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具备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导师队伍
高研院现有生物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6人。所有导师拥有博士学位,所有导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共主持国家级项目或课题38项,其中杰青1项,联合基金1项,优青1项,海外优青1项,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1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41项,市厅级项目34项,横向项目18项。项目总经费逾1.3亿。生物团队于2021年发表Nature文章2篇。获得奖项包括第六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2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和2021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李猛,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重大工程入选者,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和古菌生物学研究,在Nature、Nat Microbiol、Nat Commun、Microbiome、ISME J、mBio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2020年第六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目前担任Microbiome、Environmental Microbiome、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期刊副主编,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Life等期刊编委。

张锐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从事海洋病毒生态学研究;发表文章170余篇。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2019年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成员。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863课题1项。《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


潘科博士,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南山区领航人才,深圳大学优秀本科教师,深圳大学新锐研究生导师。潘科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近5年来主要围绕我国近海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综合野外调查、模拟实验与数学模型等技术方法,研究污染物在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和生态毒理效应。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quatic Toxicology,生态毒理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海洋科学与环境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报告;任环境科学SCI期刊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编委。主持国家和省市多项科研项目。

黄裕谦,男,1985年生,2012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同年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2015年, 之后获聘为日本秋田县立大学特任助理教授, 前往日本进行研究工作至2018年, 后回国加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为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责任研究员助理教授(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Assistant Professor),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主攻海洋大型底栖生态种群演化、物种演化、生物污损, 生物附着凝胶粘贴及生物矿化研究。已在Proceeding of Royal Society B, Molecular Ec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等国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3篇,其中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论文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2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等3项。担任Frontier in Marine Science杂志副主编,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Molecular Ecolog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审稿人。学科方向: 生物污损, 生物附着凝胶粘贴及生物矿化研究。

李文金 研究员
2012获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被聘为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海德堡理论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近三年。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系统和机械化学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和方法开发,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应用。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JACS、JCTC、PCCP、JCP和JPCA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近40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广东省面上项目两项和深圳市项目一项。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指导(过)博士后6名和研究生2名。

刘杨,博士,特聘教授,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获得者。2016年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获博士学位。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2023年入选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Microbiome》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兴趣:古菌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

张新旭, 博士、研究员、助理教授。研究兴趣:1.海洋微生物生态学;2.微生物宏基因组学;
3.水产微生物与免疫。教育背景:2010.09-2016.0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物学;2014.03-2014.09 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研究,微生物学;2006.09-2010.06 南京农业大学学士,生物技术。科研项目:1.深渊海沟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生态分布特点及其碳氮代谢机制研究—以雅浦海沟为例. 2020.01-202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主持. 79万元。
2.拟穴青蟹血淋巴共生微生物菌群的代谢功能多样性研究. 2018.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5万元。3.拟穴青蟹的微生物组及血淋巴微生物的代谢潜能研究. 2017.01-2018.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等资助.主持. 5万元。4.虾蟹血淋巴中的抗菌肽与其共生菌群的互作机制研究. 2020.05-2023.05.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主持. 30万元。5.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体内微生物组参与宿主类胡萝卜素积累的机制研究. 2019.03-2021.03.深圳市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主持. 30万元。

张翠景(助理教授):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微生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组学方面的研究,已在Nature、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2022年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阐明了古菌利用烷基烃产甲烷的代谢新机制,提出第5条烷基营养型的产甲烷代谢途径。2020年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后备级人才称号。

课程设置
生物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生命科学前沿、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高级水生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高级生理学、重大疾病的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

教学与科研资源
高等研究院拥有各种实验室和设备,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依托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广东省植物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藻类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海洋藻类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并且依托本学院组建了“深圳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大学创新药物研究所”、“深圳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深圳大学红树林湿地研究所”、“深圳大学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五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核磁、电镜、质谱等高精端仪器设备近亿元。校外合作单位包括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仙湖植物园、华因康生物技术公司等深圳市的科研院所及生物公司。现与香港科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奖助体系
与学校的奖助体系相同,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累计获得的各类奖助学金总额可达5万以上。同时,学院为推免生提供2万元/生的奖学金。

高等研究院生物学专业培养特色
    注重基础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尤其是生物学相关基础的理论与实验的基础,同时了解生物学前沿研究动态,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重视实验技能:强调学生要进行充分的实验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跟随导师进行系统科研训练,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所有导师均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利用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拓展学科视野:强调多学科交叉,重视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生物学研究的过程和原理,提引导学生形成与企业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就业的需要。

报考要求
本专业仅接推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