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2生命健康与环境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118 | 回复0 | 2024-1-30 15: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健康与环境基本信息
专业

0713Z1


专业名称

生命健康与环境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06 高等研究院


招生人数

13


联系人

吕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6539282


电子信箱

michellelv@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0
不区分方向
李文金,李猛,刘杨,蔡兴科,李秀婷,陈峰,潘科,郑家荣,江一舟,黄思雅,王明福,YACINE HEMAR,黄裕谦,陈友根,闫昇,江山,熊海,韦阳,赵伟,毛石清,YANGMING MARTIN LO,李正,许杉杉

专业介绍
生命健康与环境专业介绍
【学科简介】
“生命健康与环境”(一级学科:生态学)专业是利用现代生态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技术为支撑,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中国人口众多,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也威胁到人类健康安全。“生命健康与环境”围绕我国近年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战略,聚焦于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变化中的主要问题,重点从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响应、人类疾病与健康、环境污染修复、生物与药物资源开发、生命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等方向开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技术示范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情况】
生命健康与环境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含:
(1) 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响应
环境污染物监测:通过主动或被动监测方式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及其他新兴污染物的含量、排放量进行检测,研发新型检测技术,跟踪环境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与迁移过程,测定环境污染水平,明确污染物的环境化学机理。
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探索污染物及其降解和转化产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过程,研究污染物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上产生的效应,挖掘污染物对生物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探索人类干扰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效应。
(2) 疾病与生命健康
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及营养与食品)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不同的环境因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对机体健康影响和疾病发生的机理、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主要研究环境有害因子的表观遗传毒性、致病机理及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包括重金属对DNA损伤及分子机制,多环芳烃、环境重金属、DNA加合物的致突变作用,以及环境有害因子对胎儿生长发育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有害影响。
肿瘤免疫:利用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肿瘤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回答关于肿瘤抗原性、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及其抗肿瘤免疫的机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等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
信号通路和疾病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利用分子建模和动力学模拟手段研究环境变化引起的疾病的信号通路在原子水平上的机理;研究主要有机污染物在分子水平的毒性效应与毒理机制,揭示有机污染物暴露与动物不良健康效应之间高度相关性的分子机理。
医学仿生材料:在正确认识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一般利用新型生物材料,结合功能性细胞及信号因子,选取工程及生物制造手段,制造出具有功能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或者用于研究的生物系统。重点关注包括术后愈合期的止血、粘连、修复机制,神经修复机制及仿生材料与创伤部位的相互作用关系。
(3) 生态环境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和开发以生物体为主体进行环境污染物质治理和修复的技术,包括植物以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等。通过调查、分析和基因筛选技术,筛选生物量大、具有较强修复能力的植物种类和微生物,用于环境生物修复,构建污染物质处理的菌株体系;研究植物和微生物修复环境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通过基因强化修复技术培育生物量大、生长速率快、生长周期短的超累积植物,培育具有强修复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4) 生物资源利用与药物开发
微藻生物柴油:重点围绕典型微藻,利用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重组学研究方法及13C标记技术,解析能源微藻胞内的碳代谢途径及代谢流迁移变化规律,并通过自然界创新功能化合物合成单元与途径的挖掘和移植,结合微藻底盘细胞的修饰和改造,设计与构建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光合培养、高效固定CO2、高效生产先进生物油脂和高附加值产物的能源微藻,以及相对应的光能生物合成体系,并建立完整的生物柴油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优化。
微藻副产品综合利用:包括微藻在食品添加剂、功能食品、动物饲料和水产饵料以及医药领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天然产物作为药物资源的开发:包括抗癌天然产物衍生物及加和抗癌策略的研发、天然药物的抗癌活性、配方和传送研究等。
新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新报道的微生物资源(细菌和古菌)进行多样性调查、分离培养鉴定、分类和功能评价,发掘环境友好微生物资源等。
(5) 环境与生命健康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对环境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生命健康风险评估:基于健康大数据,建立健康风险评分模型,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目前,高等研究院共有专任教师40余名,专职研究人员30余名,博士后110余名(含外籍30余名),特聘教授10名。所有教授均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且满足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认定条件,教师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院士、国际专业学会会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基金委优青等。学院教师在Natur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数百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且多次在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截至2021年6月,高等研究院共获得62项国家级项目,67项省部级项目以及74项市级项目,其中包括广东省珠江团队、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和深圳市孔雀团队等重大科研团队项目。项目经费累计超过2.5亿。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此领域具有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时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修读课程包含生命健康与环境专业英语、微生物生态学进展、生命健康与环境前沿、论文写作指导、高级生态学、生物技术等。

报考要求
与学校招生章程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