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各大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食品与轻工学院)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使2021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有序、规范进行,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食品与轻工学院)是我国生物制造领域中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是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江苏省药物新制剂研究与工程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的依托或共建单位。 生工学科群现设有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微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共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药学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2020年8月,本学科群参与建设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4个学科全部跻身ESI全球前1%。 生工学科群以高端人才培育为引领,全面构建“大师+团队”人才模式,通过重点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快速集聚一批领军人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重要人才项目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等,集聚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学者。 生工学科群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多样化、分层次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学科群秉承“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背景需求-理论研究-深度实践-经验总结”的系统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链,近年来主持了8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研究生100%参与科研项目,其中20余人获全国优博提名、省优博/优硕等,超40%参与成果转化项目,超15%的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通过高层次研究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及校企合作,聘请了30余名企业研究生导师,形成了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和基地;历届学生已有200余名成为行业中坚或科技领军人才。 生工学科群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和重点项目2项等,累计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0多项,形成了由“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创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创新资源为支撑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面向多个产业开发出系列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中国专利奖3项等,在先进生物制造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化工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此外,生工学科群还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提升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交流质量与层次,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共建绿色化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近年来成功主办第一届先进生物制造国际会议(ICAB2019)、首届国际合成生物学论坛、i-BioN生物炼制与生物过程专题研讨会、中德生物技术经济研讨会等。 新时期,生工学科群将积极面对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江苏“两聚一高”和南京省会城市“首位度”新要求,以国家一流学科创建为目标,紧紧抓住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绿色化工和生物制造领域的人才及技术发展机遇,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面应对全球高等教育人才竞争的挑战,全面应对高等教育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的挑战,推进学科综合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招生专业与人数 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食品与轻工学院各专业均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收人数共70名,实际招生数以最终录取人数为准,具体如下: 三、申请条件 1. 申请人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 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体检标准; 3. 申请人必须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名列本专业前茅; 4. 申请人须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占用申请者母校的推免指标); 5. 申请人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可优先考虑。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我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食品与轻工学院推荐免试生。 四、接收推免生的资助与奖励政策 1. “校长特别奖学金”(30000元/人):来自一流大学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全日制推免生;来自一流学科大学和本校本科阶段综合成绩排名前3%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全日制推免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可获得; 2. 新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12000元/人):其他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全日制推免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入学后第一学年可获得(与校长特别奖学金不兼得)。 3. 凡被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食品与轻工学院录取的推免生还可在攻读期间获得学科群专项设立的3000元以上的奥赛康奖学金、海辰奖学金和管霏奖学金。同时,学科群将优先资助推免生在攻读期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各种交流活动,为推免生优先安排博士生导师及学术团队带头人等最优秀师资做导师,在研究经费、实验和办公条件等方面提供充分支持,包括帮助申请省、校科研创新项目等。 五、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 凡经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申请报考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推免生的优秀应届本科生,需在复试时向我校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 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 2. 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或合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3. 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奖证书者,提供复印件一份; 4. 本科学习成绩单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纸质版要求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红章原件); 材料整理及提交方式:所提供材料均采用A4纸大小(成绩单可按所在学校格式),申请材料均需在复试报到时递交,一经收到,恕不退还。 六、接收工作安排 1. 申请人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对我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食品与轻工学院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2. 我校分批次审核申请信息,本着先申请先审核的原则,择优选拔,额满为止,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复试及待录取通知。 3. 凡通过复试,被我校接收的考生,由学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24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4. 录取信息公示与公开。凡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名单须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njtech.edu.cn)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考生对公示名单如有疑问,学校研招办将协同纪委办公室及时调查处理投诉和举报,并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七、复试工作安排 1. 时间与地点: 报到时间:根据申请人所填志愿,申请人可根据自己情况约定复试时间,届时也将提前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和电话告知申请人,复试工作必须在2020年10月19日之前完成。 报到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楼A1-301室 2. 复试形式与内容:采用面试的形式,考查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主要考察学生德、智、体、能、勤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着重考察学生科研创新潜力,对学科的认识、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生知识背景等。具体包括考生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质;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七、其他说明 1. 申请人必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内容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录取资格。 2. 推免生复试期间不安排体格检查,体检工作统一放在转年统考考生复试期间进行。 3. 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5. 考生请保持本人联系方式畅通,以便及时通知有关事宜。 未尽事宜,请联系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办公室。 联系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楼A1-301室 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 2020年9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