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试方式 根据《山东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我院硕士生复试(笔试和面试)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50%(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5%)。面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50%。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文艺学专业:文艺理论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文献学基础 3.复试内容 由各二级学科复试小组具体确定,一般注重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思考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水平等。复试前通过抽签方式决定考生的复试顺序。 (1)笔试:采用现场统一笔试方式进行,笔试时长90分钟。 (2)专业外语考核:以面试方式进行(含听力与口试)。重点考核考生对有关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3)面试部分包括自我介绍及回答问题两个部分。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重点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及作品情况等。 (4)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5)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 4.复试具体安排 (1)复试笔试:考试时间3月30日上午8:30—10:00(90分钟),考试地点另行通知。 (2)面试考核 3月30日下午14:00 文艺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A406室 中国现当代文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A429室 中国古代文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423室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A425室 中国古典文献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A717室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时间:14:00开始,地点:知新楼A719室 5.拟录取排名方法 (1)按照招生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分专业按录取成绩排序录取。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2)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或复试笔试、面试有一项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录取。 (3)录取政策可能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6.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文艺理论:《文艺学通论》,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美学原理》,《美学原理》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美学概论》,程相占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汉语(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年版;《古代汉语》,唐子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孔范今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比较文学》,陈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曾繁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文献学基础:《古代汉语》,唐子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7.资格审查 3月26日,学院将审查考生的身份和报考资格,对不符合相关规定者,不予复试。资格审查材料包括: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准考证。 (3)个人简述。内容包括个人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获奖情况、科研情况、社会实践经历或工作业绩等,简述内容要真实准确,主要用于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 (4)本科阶段成绩单。 (5)报考资格证明材料。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能证明其应届生身份的证明,如标明学制的学生证、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学制证明、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须提供毕业证、学位证(无学位证的可不提供学位证)。持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③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境外教育本科学生,须提供能证明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或境外教育本科生身份的材料。 ④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须提供本科结业证或高职高专毕业证,以及近3年内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不含增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高水平或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研论文1篇,或提供与学术论文相当的其他科研成果1项。 ⑤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国家承认的硕士、博士学位证或相应的学位认证报告。 ⑥在校研究生报考的,须按照以上要求提供相应报考资格证明材料,并须提供所在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⑦报名确认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还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⑧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还须提供《男性(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以及能够证明先入学、后入伍的证明材料,如学籍认证报告等。 ⑨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供《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 (6)《山东大学报考硕士研究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7)能反映自身科研水平、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表现等材料。 请进入复试的考生将以上材料电子版通过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进行提交,提交时间2025年3月26日上午10:00前。 8.复试费 根据山东省有关要求,复试费按照每生120元收取,由考生通过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交纳。 9.未尽事宜请参照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山东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
山东大学文学院 2025年3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