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跨考在考研大军当中非常普遍。考生可以通过跨考步入理想的城市,进入理想的院校,读理想的专业,可以圆自己高考时的梦想,可以为自己未来的求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跨考在使考生尝到很多甜头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涉及地域、院校和专业的跳跃,一旦有闪失,浪费的则是一年的宝贵时光。 在兴趣尚未明确前慎重跨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决定着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但很多考生对兴趣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尤其是对专业兴趣的理解。很多考生认为所谓兴趣,就是觉得这个专业有趣、好玩,或者仅仅觉得这个专业新潮、时髦、就业面广,翻了一两本入门书籍就似乎产生了兴趣。比如时下新兴的物联网专业,许多考生仅仅是被它时髦的名字、华丽的概念所吸引,却不知道学习这个专业需要非常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更不知道这个专业未来准确的发展方向。又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许多文科考生认为其课程通俗易懂、就业面广,不失为一个好的跨考目标,殊不知该专业对数学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在报考之初踌躇满志的考生最后不得不接受在初试中被淘汰的命运。笔者认为,真正的兴趣需要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后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专业敏感性,并希望能够在本专业某个方向继续深入学习。比如,考生对新闻学感兴趣,在日常读书、看报时会不自觉地留意文章的标题和版式,会不自觉地留意记者的采写风格,会十分关注敏感的新闻事件,并且把自己设想成出镜记者;对广告设计感兴趣的同学,会很不自觉地留意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广告,当别人厌烦插播电视广告的时候,你会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总之,当我们自愿地、无意识地把专业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对专业的兴趣就算建立起来了。抱着这种态度去继续深造,考试的成功率一定会提高。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兴趣界定不清晰,对跨考目标专业仅限于最初级层次的理解,那就得慎重选择跨考。 仅仅是名校情结请慎重跨考 这种情结在考生当中非常普遍。许多考生在高考时与名校失之交臂,所以往往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名校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具有很强的社会号召力,上名校不仅使自己在昔日的同窗旧友面前有面子,连自己的父母也备感骄傲。但是,在选择名校前,考生必须想清楚,自己究竟图什么?是图名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影响力,还是仅仅图名校的金字招牌和“面子”。 小李因为高考时报考名校失利,本科在一所普通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虽然大学名气一般,招牌不大,但是此专业的就业很好。临近毕业,当其他同学都选择就业或者攻读本专业研究生时,小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某名校的历史类专业,据说该专业只要过线就可以被录取。然而,最终小李以失利告终。原因就在于,小李学习了三年的会计学专业,背了三年的会计账目分录,长期的知识储备都与历史无关,现在突然要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改背历史知识,知识的转换来得太突然。即使这门学科再容易考、再冷门,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事实上,国内各大名校的历史类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就业面非常窄,小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重新报考了本校本专业,现在在一家跨国公司财务部门任职。因此,有名校情结不可怕,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激励考生加倍努力,是考生前行的动力,但是千万不可不顾及自己的知识储备、专业兴趣及日后发展,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考生自己。 不得不跨的苦衷 小刘是某校计算机技术专业大四的学生。提起自己的专业,小刘有满肚子的苦水。当初高考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因为趁着计算机热盲目跟风,入学之后才发现,计算机编程根本不适合自己,自己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对编程一点兴趣也没有。临近毕业,小刘连最基本的编程语言都运用不熟练,毕业设计更是一片空白。小刘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个人发展方向,准备跨考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小马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在一所三本院校攻读金融学专业。临近毕业,小马想继续在本专业深造,可是因为学校没有硕士生招生资格,小马只能选择跨校考研,至于选择哪所院校,小马现在还在思考中。 当对自己的专业完全失去兴趣、丧失信心的时候,就如文中的小刘;当自己的院校无法为自己提供继续深造的平台的时候,如文中小马,这时考生除了选择跨考,别无他法。跨考的过程可能充满了艰辛,跨考的道路可能充满了荆棘,但是为了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获得更好的学习平台,我们必须改变,必须选择。 选择跨考要多方权衡 跨考涉及地域、院校、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就业机会等方方面面,在自己的兴趣明确以后,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多方权衡,选择跨考。以下几类考生不妨通过跨考,使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通畅。 1.谋求更优质的科研资源 许多考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了专业兴趣,希望能够在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有所突破,但目前的培养环境难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类考生不妨通过跨考,为自己谋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在跨考中,不妨优先选择院校。好的科研院校可以为考生提供非常优秀的师资,提供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名校更是凭借其在学术圈中强大的号召力为考生日后的科研、学习提供诸多便利。 2.谋求更好的就业环境 就业环境与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城市的用人单位都喜欢就近选择生源。如北京、上海的用人单位,往往都热衷于选择本地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如果考生目前在小城镇读书,渴望在毕业后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不妨通过跨考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早做准备。 3. 彻底改行 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拥有真正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如果考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明确自己不适合在本专业继续发展,那么就要趁早转行,通过跨考重新选择自己的未来。(黎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