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名单] 叮咚!这是一篇给24考研同学的专业课建议

[复制链接]
查看110 | 回复0 | 2023-7-11 17: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西财大考研 于 2023-7-11 17:09 编辑

有些小伙伴考一门专业课,有些考两门,一门150分,两门就是300,在500分的总分里比重不可为不重,总分300的专硕,专业课更是直接占据200分!

所以呀,专业课的备考真的很重要,但又恰恰是大家准备的盲区,不知道怎么找资料,不知道怎么复习,也不知道该不该报班,主打的就是一个迷茫!
今天小莱就一一为大家做个详细的分析!
一、专业课资料怎么找?
1.专业课参考书目
专业课资料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就是专业课参考书目,学校官网一般都有,大家可直接查询,研新生考研天眼系统也可查看哦,具体书籍的购买,网上一般都有。
唯独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学校喜欢换专业书!大家要记得查查看,学校是否有前科,也要注意保持关注,别换了书都不知道。
2.历年真题资料
第二就是真题资料了,这个非常有必要,你不看看往年怎么考的,始终心里没底,到底怎样才算学到位了,还是一看就会,一做题就废?而找的途径则是五花八门,主要是太多太杂,那么多学校,那么多专业,相互之间还不一样,乱的很。所以就需要大家发挥各种聪明才智了,从不同的途径搜索、找寻,研新生也有哦。
大家找资料甚至交易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经过正规平台支付,更有保障一些,如果是私人的,更要提前核实一下资料详情,只要是真实的,他们不会吝于展示的。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7月):通读专业课书籍+研究专业课真题

第一阶段建议是把专业课认真过一遍,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就是:通读你所报考的专业课所有的书籍。

目的也很明确:搞清每本书,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和逻辑结构是怎样的,其实就是摸清我到底会考哪些内容,看着目录能知道这个章节考了哪些内容,不要求大家做大量的笔记,能够去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一些同学会有疑问了,如果没有记笔记,感觉第一阶段的复习就没有收货了,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完全的零基础,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不记笔记,用脑子将知识点记忆下来,这怎么可能嘛?这个阶段的复习不要求大家去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只是留有印象即可,可以适当的跳过难理解的部分。基础学习掌握,强化巩固提高,冲刺提高会把前面学的内容综合进行记忆。

思维导图是第一轮很棒的工具,别人做的导图是别人思维的体现,这个导图要自己在听了课或是看了书以后去画这个知识点框架的“思维导图”对这个知识点就会有很深的认识了。所以说用这个方法可以加深知识点的串联理解,这样我们第一阶段完成后,留下的就是一张张的思维导图,而不是乱糟糟的一堆东西。


时间进入7月份,可能大家还要准备期末考,前面的书本过遍任务可能有很多同学没完成,没完成的同学也可以可以去研究专业课的真题了,不建议大家直接去做真题,因为这个阶段的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个时候做真题只会是浪费真题!!!

研究真题的目的:了解专业课的题型,把握专业课重点。了解题型就是通过研究真题去把握专业课重点这个大家都很懂了。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拿出一份专业课真题,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点放在每道题他所牵扯到的考点上,每个考点他涉及哪本书的哪个章节,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其实百分之80-90的考点都是可以在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

完成一套卷子以后,然后再拿另一年的真题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把所有年份的真题都统计完。这个真题去哪里找,感觉真题还是很容易找到的,网络上这么发达,总有和你考一个学校的,所以简单,只是不容易找到答案,就算看到的单也不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的。

经过统计,你会得出每本书每年考到多少分值,都出现在书本的哪些章节,这样我们去进行后续的专业课复习就有的放矢了。

这个方法花不了我们多少时间,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也检验小伙伴们第一阶段通读专业课书籍留有的印象程度了,看书不要囫囵吞枣噢~


第二阶段(7月—8月末):详细阅读+整理笔记+框架图+第一遍背诵

研究完了真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系统性的去整理笔记和知识框架重难点了,整理背诵手册。这个阶段的小伙伴们仍然是处于不会做题的情况,只是对课本的知识稍微熟悉了一些,第一遍肯定记不住,不要担心。

这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程度: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大体上能背诵,但是仍然记得不牢固。计算题的知识点大体学会,但是上手做题仍然比较慢。


第三阶段(9月-10月)复习所整理的笔记+第二遍背诵+难点复习

这个阶段的同学们,前期复习做到位的情况下,已经可以不看教书,只看自己整理的笔记,当然也可以选择看专业课的复习全书。进行第二遍的精细化整理和背诵,很多同学一做笔记就和抄书一样,这是不对的,这个阶段的笔记更多的要是脑海中对知识点的提炼,将长篇大论的内容整理成自己的语言,方便记忆和背诵!

需要注意的是到了9-10月份,很多童鞋渐渐的会产生一些“畏难情绪”,开始啃难懂知识就不想继续了,坐不住,政治要开始,要进行实习了,没空复习了,再加上开始报考,会心生放弃的念头。


第四阶段(11月):复习所整理的笔记+做真题记真题

经过了前面的复习之后,小伙伴们基本上也已经摸透了你所要考察的专业课的核心考点及记忆背诵的内容了,这个阶段开始,就要开始去做专业课的真题了。

如果是前面都没有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的同学,到这个阶段了,那就是重点利用真题了,没多少时间理解了,直接背真题答案,这样的学习方法适合每年真题重复率在百分之60%的学科,记下这些答案,大概率能拿到90分,真题考察的都是重点,背了那么多,效果也出来了。

如果是自己做真题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最好的利用真题方法应该是,做一份,吃透一份,巩固一份,检验前面我们记的怎么样,发现弱点,及时跟进复习的。

当然,如果做的不太好,也不要慌,因为考试范围内要求的内容我们已经背的不错了。前面说了百分之80-90的内容在参考书中都能找到,对于一些案例题,时政分析题,相对发散性的题目,这就需要你去了解这个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是时政新闻。


第五阶段(12月—考前):反复记忆,反复背诵+查缺补漏

到了十二月份,就是对之前几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整理的背诵手册,错题集去反复记忆,反复背诵,查缺补漏,以最好的心态奔赴考场。


三、考研到底要不要报班

这个话题也是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最好要报班!
1. 卷出天际的名校/好专业
名校、牛专动辄400分,要是两个碰到一起,那可能就是400分连复试都进不了,卷成了麻花,咱们要是不经过系统的培训,不提升学校的效率和效果,怎么竞争得过这群尖子生呢?
2. 跨考生
跨考生包括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三个跨度,跨度越大越需要一对一辅导,尤其是跨专业的更加需要。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所考察的知识相对陌生,学习迁移能力再强,自己摸索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人带路和点拨,适应速度大大提升,效率也会有极大的飞跃,这种情况下,报一对一就比较值。
而对于跨地区和跨学校来说,主要是弥补信息差和熟悉学校风格,哪怕学的是同一本书,出题的风格和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本校的学生就会比较有优势,而找一个直系的学长学姐,就能弥补这类缺失。
3. 备考时间不足的考生
一般来讲,我们备考时间需要一年以上,学校越好,专业越牛,越要延长备考时间,你不提前,上岸就可能延后,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多少二战三战的,多少提前备考的,几乎不存在侥幸上岸的可能。
如果我们的时间低于这个标准,那么就有必要花钱买效率,不说一对一肯定有多牛,比起自己随便摸索,那效率肯定是不一样的,遇到自己卡在死胡同里的情况,有人点拨一番,也能快速拨云见日,而不是越学越焦躁,越学越泄气,最后不是放弃就是破罐子破摔,浪费了时间还上不了岸,何苦来哉?
4. 土豪考生
这一点不多讲,氪金玩家的世界我不懂,反正也不差钱,为何不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