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3信息与通信工程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53 | 回复0 | 2024-1-30 08: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与通信工程基本信息
专业

081000


专业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04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招生人数

63


联系人

王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6534393


电子信箱

wangcy@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多媒体信息处理
李元满,蔡茂国,黄继武,李霞,QIU GUOPING,梁永生,王妙辉,曹文明,丁文华,田时舜,石武祯,张力,温阳,邬文慧,周飞,裴继红,李昊东,李斌,陈昌盛,欧阳乐,徐晨,何志权
02
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
吴晓晓,赵博,张力,聂伟,阳召成,YATAO YANG,李岩山,李强,李良群,骆剑平,蒙山,康莉,冯大权,黄海明,张勇,吴昊,黄磊,郑能恒,廖斌,孙维泽,黄建军,龚元浩
03
无线通信系统
张龙,全智,张晓,王朔遥,林晓辉,袁涛,钟世达,毕宿志,陈哲,李文廷,顾一帆,马嫄,王世伟,张沛昌,冯波涛,郭重涛,钱恭斌,何春龙,周小安,谢宁,何业军
04
信息编码理论与技术
吉建华,王平,杨晴,代明军,张鹏,王滔滔,张胜利

专业介绍
01、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2018年12月在整合信息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科研并重型学院。其前身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电子与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电子信息类别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点;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
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本院通信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30。
02、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34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160人、教授34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有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IEEE FELLOW 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等。学院还有访问院士4人,访问教授12人,其中IEEE Fellow3人、杰青3人等。
03、科研研究
学院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和关键技术的需求,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实验室,涵盖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移动通信等领域。部分省部级以上的实验室/研究中心有:
(1) 广东省数字创意技术工程实验室
(2) 广东省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3) 深圳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4) 广东省基站天线与电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广东省移动终端微波毫米波天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广东省大规模移动计算与智能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广东省深圳大学达实智能位置感知与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广东省多媒体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广东省移动智能终端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10)广东省智能无人系统与自主环境感知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近三年,我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0余项,总经费达1.5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项目31项;发表SCI论文45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1项,申请实用新型25项,申请PCT专利 15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5个,获授权实用新型19个。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诸多奖励。
04、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良好国际视野的现代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及行业骨干。目前,博士研究生8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本科生2200余人。
目前有教学科研用房总面积1.5万平米。大型仪器设备1198台,总价值1.24亿元,其中>100万元10台。中文藏书4.14万册,外文藏书0.36万册,电子刊物2451种,中文数据库43个,外文数据库33个,包括IEE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数据库。
学院与康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等二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其中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有7家。
05 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授予深圳大学的首批硕士点之一。 本专业所在学科1997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学科,2015年获批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和深圳市经济建设需要,在承担的国家重要科研任务,以及深圳科技研发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2.专业方向
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本专业设立了4个培养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信息编码理论与技术。
      3.培养成果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显著,包括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在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获奖等。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深圳市高新企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就业率100%,部分就职企业包括腾讯、中兴通讯、百度、金碟软件、国民技术等知名企业。

报考要求
需具有相关本科专业知识背景,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