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以培养“素质高、基础好、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为总目标,具体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设服务;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和沟通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科方向:
学术研究一流,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声誉很好且发展迅速,具体学科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与物联网控制方向: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及实现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与物联网、嵌入式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控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复杂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智能家居、电机与磁浮系统设计及电力电子驱动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处理与控制、高频传感器、智能仪器与故障诊断等。
(2)电力电子及智能电网控制方向:以电力电子系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为核心,基于最优观念研究其设计、建模和控制的先进理论及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电力电子变流器及电源系统、电动汽车及充电桩、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能质量检测与控制等。
(3)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网络化集群控制及数据挖掘:研究直驱电机及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智能系统、网络化控制、非线性积分及数据挖掘等,包括新型电磁设计、先进控制算法、马尔科夫跳变理论、集群运动控制方法、基于非线性积分的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研究等。相关研究主要应用于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装备、海洋发电、分布式能量管理、小型无人飞行器、集群系统组网与控制、图像视频背景分离以及无人驾驶领域中的行人检测问题。
导师队伍:
由35名教师组成导师队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3名、助理教授8人,博士讲师4人,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导师队伍,此外,还聘请有50余位校外特约导师。
吴宗泽,博士,特聘教授,博导,院长,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兼职教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2030-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视觉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委员,物联网信息技术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离散制造知识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IJFS编委和IJRC编委。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子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子课题等。以第1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参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索引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6项,授权65项,申请海外专利5件;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件,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
曹广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韩国KAIST博士后、美国MIT/英国UCLan访问学者。深大荔园优秀学者,深大交叉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电机与磁悬浮系统、物联网与机器视觉等研究。现任广东省电磁控制与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大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深大—美国TI公司联合实验室主任等。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优秀教师,IEEE 高级会员,中国微型计算机应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磁悬浮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理事,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0多项课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顶级期刊IEEE TIE、TII以及《中国科学》等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0多篇,拥有专利50余项,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磁悬浮控制算法及实现》,在欧盟InTech出版合著《LabVIEW—Practical Applications & Solutions》,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自动控制原理》教材。l
李岳峙,博士,教授,获天津大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2003年天津大学博士后出站。2004年到深圳大学工作,2006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2010年确定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曾赴日本东京电机大学超导套用研究所工作1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功能成像研究等,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863子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在《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SCI收录学术论文10余篇,入选美国权威数据库"The Marquis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先后指导培养硕士10余名。l
潘剑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长春理工大学学士和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晋升教授,2017年4月为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运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先进控制理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深圳大学优秀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主持广东省重大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独著英文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出版中文专著1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9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先后指导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0余名。
课程设置:
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系统工程、控制系统仿真与CAD、嵌入式系统、DSP系统设计、高级软件工程、现代控制网络、计算机视觉、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无损检测、虚拟仪器、机器人控制技术、现代运动控制技术、电气系统综合自动化、人工智能等。
教学资源:
培养条件优越,本学科点是国家级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依托广东省电磁控制与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深圳电磁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深圳市自主无人系统与智能操作创新链联合实验室、深圳大学智能电网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以及工程训练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集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达实智能、众为兴、雷赛、固高、深圳神视检验工程公司、深圳圣月科技公司、大族集团、大疆等50多家深圳高科技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生学习期间可以到上述公司进行带薪实习;还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兰开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联系,研究生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多。
奖助体系:
1、学校提供普通奖学金;2、每年可参评各种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奖金额度2000~30000元;3、参加导师/企业研究课题者,导师/企业给予额外奖学金;4、享受办公与体育福利。
培养特色:
通过基于国家项目的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基于交叉领域项目研究的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基于高科技企业工程应用项目的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多样化的特色;另一特色是高科技企业实习项目多,鼓励研究生实习,有利于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代表性毕业生如:
吕洁印,2014年毕业,任职中集集团
郑鸿鑫,2016年毕业,任职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孙俊缔,2017年毕业,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
钟祥永,2018年毕业,任职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阮嘉祺,2019年毕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
奚润豪,2020年毕业,任职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杨晓生,2020年毕业,任职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蔡 任,2021年毕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博士
方润秋,2021年毕业,任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
陈炜彬,2022年毕业,任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就业方向:
深圳市经济发达,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机会多,就业环境十分优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可在国内外自动化机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网、石化、铁路、医疗器械等行业高科技公司、研究院所或教育机构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100%,代表性就业单位如:中集集团、大族集团、深圳市地铁集团、深圳迈瑞、汇川技术、艾默生网络能源、华为、腾讯、比亚迪、南方电网、西门子、施耐德、大疆、三星,等等。
以往生源情况:
以往的录取考生中,多名来自985、211高校,来自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