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谁更加适合报考专硕?

[复制链接]
查看436 | 回复0 | 2021-4-26 13: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谁读?换句话说就是导师的选择问题。在选择导师时,道德水平比学术水平更重要。如果某个导师多数学生都不认为他是个好导师的话,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开玩笑。
  1.导师作用
  导师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可以决定你能否上研,能否上学
  不自掏腰包,能否按时毕业,毕业后能否找到理想工作。
  2.导师选择
  (1)首先要客观真实的评价自己,如果你觉得自我评价会有偏颇,可以通过自己以前成绩把握或寻求他人帮助。估计通过努力自己最后的能取得的考研成绩,清楚自己对哪些研究方向感兴趣,知道自己本科所学课程或工作积累经验对以后的研究有多少用处,明确自己三年后希望达到的水平,知道跟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优劣在哪……
  (2)兴趣、专业积累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所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报考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应该对该专业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积累来选择导师。院校也应该将导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公布出来,供学生更好地选择。
  (3)搜集导师信息,选择相应导师。
  ①从学校的招生网上可以下载一些导师介绍。
  ②查看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这些介绍非常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通过这种方法你只能做到初步筛选,淘汰掉一些导师。
  ③通过学校的学生论坛去寻找相关信息。
  ④通过邮件跟导师联系是很重要的途径,这样亦可加强跟导师的感情。
  ⑤跟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以获取信息。
  (4)选导师叫双向选择,也就是说你可以选导师,导师也在选你。不过对于现在的学校来说,主要是导师选学生了,不过学生也可以在一个小范围内选导师,那么这时候牌就是在你自己手里了,要好好地用好这张牌。
随着2009年专业硕士学制进行改革之后,专业硕士培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前段时间发布的2015年研招计划通知显示专业硕士呈持续增长态势,其关注度也在考生间持续升温。但同时伴随着大家对专硕的争议与迷茫,部分考生会认为专硕的培养质量不高,会担忧专硕是不是单证,就业时会不会被歧视~~~
  上文所说的专业硕士是指全日制专业硕士,一般在12月底或者次年1月初进行研招初试,其毕业一般拿双证、含金量高,不同于十月在职联考及同等学力申硕,但她又不同于学术硕士,到底哪类考生适合报考专业硕士呢?
一、读研是为了增加就业资本
  毫不避讳地说,功利性读书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什么罕见之事。这不仅是是由考生的心态决定的,而是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之后的必然反映。在考研专业范围内,部分专业是侧重于理论,比如历史学;有些专业侧重于科研,如工科或理学,这两类考生的未来道路都是以学术研究为主旋律,但当下的社会发展并没有提供过多纯学术类岗位,更多的是从事更具体工作的岗位。
  人们往往会说学历不等于能力,但我们不能否认,硕士学历是块硬实的敲门砖,它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能够帮你去敲开一个层次更高、平台更好、发展空间更不错,或者说待遇更好的门,而短、平、快的专业硕士,与现行社会所提供的工作机会更加匹配。
二、学科基础差、需要跨专业考生的福音
  报考专业决定考试科目,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在考研这件事儿上,我们也是要讲究规避短板,取自己所长的。不要过度奢望在短短半年内补足短板,不是绝对不可能,只不过成功率较低。
  以金融硕士和金融学硕士为例,二者仅一字之差但二者考察的科目却差异甚大。金融学硕士大多数是要考察数学的,但金融硕士却要考察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所查内容完全不同,数学的底子弱一些,尤其是跨专业的学生,若是以己之短攻他人之所长,那结果一定会比较惨烈。
  同样情况,会计硕士与会计学硕士也存在同样的区别。会计学硕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风格迥异,而会计硕士则考察英语二与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这两个科目是全国统考,能够攻克各招生单位之间的信息瓶颈,对于跨专业考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条件。
  除上述两点之外,从最新发布的2015年研招计划通知来看,专硕仍在继续扩招,学硕却在缩招,若等量考生去考这两个硕士,专硕可能会更简单一些。所以,从成功率上来讲,专硕似乎会更胜一筹。祝2016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