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张爱玲如是说。这句话套用到考研上,也是很适合的。 掐指一算,2013年1月5日,我的考研行动计划正式启动,2014年1月5日,我踏进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这场仗,刚好打了整整1年,365天备战,我一点都没有打折扣。 2013年1月5日,北京,我的考研是从参加一个叫做“考研学霸养成计划”的寒假集训营开始的。 当时我和大学老友刚放寒假,正打算拖着行李回家时,听说某个机构正在举办一个教如何大家准备考研的活动,又听说是免费的,我稍加思考之后就义无反顾地去了。 记得第一天去报到,拿到课表,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整整7天都是密密麻麻的课程,连晚上都安排了规划课,比我们正常的上课强度还大。我和老友相互看了一眼:“这是来遭罪的吧?” 震撼的还在后头,原以为只有我这样的“学渣”才需要早早准备考研,才需要辅导。晚上第一次班会,班里的同学做自我介绍,我才发现什么叫“卧虎藏龙”:坐在我左边的美女,学会计的,高考时拿了全省第三;第二排的一个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大三男生,刚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还有一个整天笑嘻嘻、胖乎乎的男生,从大一开始校级、班级奖学金就拿到手软……我不由得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轮到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本来我想说要考人大新闻系,结果话在口边硬生生变成:“我希望能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而我老友更怂,她站起来就表示要好好向大家学习,谦虚的姿态跟她平常的表现简直不是一个样。 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大家总说考研很残酷,因为对手很强大。必须收起自己的狂妄之心,考研的对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由于第一天大家都被自己周围学霸们的强大气场震撼到了,所以当班主任宣布这几天的作息表:7点起床背单词,8点吃早饭然后上自习,中午有短暂的午休,晚上一直学习到10点时我们居然没有异议,要知道平常在学校,只要没课睡到大中午才爬起床才是常态。 我当时的同桌和我一样,也是大三的学生。初见他,皮肤白皙,不戴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哪有传说中“学霸”的范儿?但没过几天,我就看到了他作为“预备役学霸”的潜质。我每天6点钟起床,6点半到教室,他已经在教室了,第二天6点20我是第二个到教室的,他还是已经在教室了,笑嘻嘻地扬扬单词书说我早背完了昨天学的内容了。要知道,根据学霸计划,我们一天要学500单词。 我有些恼怒,就我还比不过一个语言天赋生来不如女生的男生? 第三天,我5点半就起来了,结果宿管给我吃了个闭门羹——6点之前宿舍门没开。6点门一开,我就奔出去,跑到操场上先溜达了两圈早操,跑步的过程就把前一天学的单词回顾了一遍,两圈跑完,回顾了三分之一。赶紧往教室跑,剩下的三分之二得赶在那家伙来之前复习完。等我到了教室,发现门是锁的。不一会儿他来了,手里拿着叮叮当的钥匙,原来他竟跟老师要了钥匙!他看到我一点儿也不惊讶,淡定地说了句:“早啊!”我得意地说:“昨天的单词我复习完一半了!”他笑嘻嘻地说:“恭喜你,250……个。”我回了一句:“你还没复习吧,看你还得瑟不!”这家伙说了一句我终身难忘、想一本书拍死他的话:“我昨晚就复习完了。” 好吧,学霸中的学霸。既然人家好脑子是天生的,我就还是乖乖背我的单词吧。这样的高密度学习持续了5天后,我的单词量就从500直接突破到2500。我想,如果没有他的刺激,我的单词也不会是班里进步最大的。你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你最好的学习对手。这是我在寒假里学到的第二课。 过完了寒假,回到学校,我继续在考研这条“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越往后反而越轻松。习惯一旦养成了,就会有一股巨大的惯性推动着你往前走,功课虽重,毕业压力虽大,但我却能心无旁怠、全情投入到考研这件事儿。因为我相信:把理想变成现实,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此刻,窗外北风呼呼作响,又是一年考研时。去年此时,可以说是我直到现在的生命中最充实的一个月。桌上高高的书和抽屉里的咖啡,北方冬季的冷风和干裂的嘴唇……那时老师总是说,等到春暖花开,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是的,我坚持了,我成功了,我付出一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