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专家陈魁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复制链接]
查看464 | 回复0 | 2021-4-29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求学·考研》记者专访北原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院长陈魁增教授,陈老师结合自己年少时的坎坷经历和多年的教学工作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鼓励大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己。
  陈魁增 原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工商管理学院、京城学院院长。
  【关键词】大学生 实践 磨炼
  1.您十几岁就参加工作了,年少时饱经风霜,这样的经历对您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小学五年级迫于生计辍学, 15岁当起了农民,过了一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生活。16岁去一个兵工厂做学徒,当时厂里搞技术革新,以我名字命名的小组搞了11项技术革新,获得了嘉奖,因此有幸获得了上学的机会。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我认为,年少时的这些经历,对我日后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不怕吃苦、善于学习、脚踏实地。这些都使我在以后的人生中获益匪浅。
  2.您在大学工作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我在大学教授的课程主要是光学测量,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中,我常常教学生做实验,结束后为大家做总结,让他们从实际操作中学习经验。另外,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会在实验中设置一些新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来源:《求学·考研》 2012年第6期)
  3.现在做学术搞科研的环境和您当时所处的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觉得有哪些品质是应该一以贯之的呢?
  虽然搞科研的客观环境有所变化,但是科学是有规律的,有些品质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实事求是、勇于探究。记得那时我需要做一个光纤声线网的项目,由于校方无法提供技术支持,我就自己找到合作单位。那种光纤材料是很难得到的,我最终在安徽淮南的一个煤矿找到了它。现在科研条件十分优越,但是这种品质是应该一以贯之的。(来源:《求学·考研》 2012年第6期)
  4.有人说中国的大学都是一副相同的面孔,您怎么看?
  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我国大学最鲜明的区别表现在文理科方面。文科大学更重思想性,而理工科则要以实战、动手为主。因此,不可一概而论。(来源:《求学·考研》 2012年第6期)
  5.您欣赏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我比较欣赏既有魄力,有开阔的思想,又脚踏实地,有民主作风的校长。比如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前校长魏世文。他在处理学校事务方面,十分有胆识,并且乐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6.您对未来大学的发展有怎样的预估,您怎样看待现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现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呈现单一化的样态,没有以课题和项目为依托,而是注重头衔和成绩,甚至发表论文都会弄虚作假。未来的大学一定要去行政化,回归教授治校,改变扭曲的现状。
  7.在“考研热”的大背景下,有不少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作合理的规划,就盲目地跟风考研了,请您分析一下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理性考研?
  我还是建议大家先工作,到第一线体验社会,对自己的发展需求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评估。我有一个亲戚,曾连续考了8年,仍未考上。实际上他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不适合考研。这样就耽误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8.“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安逸,您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比较安逸,我还是建议家长放手给孩子一些磨炼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做“啃老族”。比如我就很支持我女儿对我外孙的教育方法。他大学毕业后,应企业要求去南美玻利维亚工作,那种沙漠地带,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勇于接受磨炼,我们也都非常支持。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9.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都很迷茫,请问这个时候应该如何为将来作规划呢?
  之所以迷茫,可能是因为有的学生死读书,不接触社会,因此看不清自己的方向。这时候,就要积极融入社会,理性对待一些社会问题,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兼职实习来慢慢摸清自己的未来之路。
  10.现在又到了毕业的季节,新一届的毕业生即将踏上工作的岗位,您对他们有怎样的建议?
  要量体裁衣,而不要随波逐流。无论专业是否对口,都要先接触社会,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接了地气”,说话办事才会更有分量,实际工作能力才会有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