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1秒、2秒、3秒,时间在俯仰呼吸之间匆匆流逝; 4月、5月、6月,汗水在硝烟尘雾之中渐渐风干; 7号、8号、9号,历史在丹心素纸之上轻轻书写; 17岁、18岁、19岁,青春在无怨无悔之间淡淡挥别; 23日、24日、25日,梦想在哑然惊诧之余悄悄幻灭…… 一路走来,看画栋朝飞南浦云,听珠帘暮卷西山雨,潮起潮落,燕去燕回。怅然回首,萧瑟处,十八载烟云暮霭。过去已空空对月,未来却茫茫无影,往事不堪回首。今夜客船泊何所?愁眠之人向何处?空漠静谧了无痕,明月暗逐逝波声。凝然倚叠可沉舟,惆怅渐萦渐无穷。我该怎样命名未来路上的北纬东经? 我知道,时间不会回头,鸿蒙渺渺隐于尘风,古陌处,几多泪眼朦胧。苦也好,笑也好,吟啸后潸然泪下;拥有过,珍惜过,失去后踽踽独行。那喧哗,那背影,承载着花季雨露;那晨曦,那月华,闪烁着青春丽影;那月季,那桂枝,氤氲着馨香馥郁…… 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高三”,几乎成了大多数当代年轻中国人的生命烙印和时代记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高三”回忆,纯真奋进,分秒必争,4、5、6月的考前冲刺,6月7、8号的考场亮剑,9号的外语口试,17、18、19岁的美好年纪,6月23、24、25日查询高考分数,等待录取通知书……那是一个书山题海、早起晚睡、跑步就餐、师生共勉、同窗互竞、满墙誓言、朗朗书声、青春飞扬的年代,每个人都怀着“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的昂扬斗志,为了理想的大学奋力拼搏。但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必然或是偶然的缘由,有些人金榜题名、夙愿得偿,也有一些人名落孙山,只好龙游浅滩、在并不理想的大学就读。时光荏苒,又是三年过去,在临近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时,最初的梦想之火重新被点燃,考研,或许就是乘着时光机而来、曾经亏欠你的那个“高三”!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左手考研,右手“高三”。临近暑假,很多同学问立明老师,考研暑期学习怎样最高效?我告诉大家,要像高三那样学习!任何事情都包含时间、空间和时空交汇中的个人三个要素,正所谓一番事业要成功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考研也是如此,暑期高强度、高密度、集中化的“高三式”考研学习在时间、空间、个人三个方面要求全日制、封闭化、魔鬼式。 1.时间——全日制——“天时” 几乎所有正在准备考研和已经考过研的同学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暑假的学习效果决定了绝大部分的考研成绩。具体比例虽因人而异,但暑假作为最集中的学习时间,在考研征程上应该是头等重要的大型兵团作战和阵地战。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同学让立明老师帮他(她)预测一下能否考上所报学校的研究生,立明老师当时告诉他(她)请暑假之后再问这个问题。时间的投入是考研学习必备的要素,暑假最好的时间安排是全日制地投入考研学习,每天具体安排建议如下:06:30-07:00早操、跑步;07:00-08:00早餐、晨读;08:00-08:50单词测试;09:00-12:00政治和英语轮换;14:00-17:00英语和数学轮换;19:00-22:00专业课22:00-23:00当日复习整理和次日规划;23:00-06:30就寝。 2.空间——封闭化——“地利” 与高三相比,考研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班级的消失,没有了固定的教室,表现出孤军作战的形式。就学习的空间而言,考研的同学们的确非常不易,必须为了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抢座位付出很多辛劳甚至辛酸。每年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门前早上5点钟开始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考研占座队伍,即使酷寒的冬天也是如此。暑假的考研学习由于时间上的集中,必然要求空间上的封闭。时空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如果空间不封闭,比如大家暑期学习时东搬西挪、南奔北往,时间上就势必会化整为零,造成集中的时间碎片化,对考研学习带来很大不利。因此,立明老师提醒同学们高度重视这个“地利”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能够整合到的所有资源,为自己寻找到封闭的、宁静的、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 3.个人——魔鬼式——“人和” 时间和空间都只是外部条件,个人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内部动力,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暑期的考研学习最为重要的仍然是“人”的因素。相对于“高三”而言,考研的另一个巨大不同就在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没有固定的同学相互督促和竞争,“人和”的因素显得较弱。不可否认,一些同学的自制力欠佳,学习主动性不足。对这些同学而言,别说暑假这样的假期了,就是平时学习最为忙碌的时候也可能是较为懒散的。所谓春困、夏乏、秋盹、冬眠,一年四季在自制力较差的同学们看来都不适合学习。因此,建议大家在暑期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加强学习强度,用详细的阶段性目标指引自己前进。另外,尽可能找到能够指导自己的老师和督促自己的同学,因为考研残酷竞争的现实已经是这样:当你还在孤身奋战的时候,别人已经在一个可靠的集体中运用众人的力量相对轻松地获得优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