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4外国语言文学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341 | 回复0 | 2024-1-29 15: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深大考研 于 2024-1-29 15:21 编辑

外国语言文学基本信息
专业

050200


专业名称

外国语言文学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22 外国语学院


招生人数

17


联系人

李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6535015


电子信箱

lili1265@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外国语言文学
陈师琴,邓海丽,邓湘君,黄曼,李珍玲,彭川,尚小奇,吴瀛,辛广勤,张丹阳,张广奎,赵宏明,郑小蓓,周铭英,张晓红,王红岩,唐立新,王瑾,TIM BEAUMONT,李小均,PETER HAJDU,蔡新乐,金娜娜
51
神经语言学交叉联合育人平台
陆烁,董理,郭田友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050200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本学科秉承深圳大学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文化基因,承续北京大学援建基础,于2010年获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授予权,2013年获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授权。
一、学科优势
1)雄厚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专任教师44人,42人具有海归背景,具博士学位者42人,含正教授17名,国家二级教授2名,享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上海东方学者1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名,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2名,深圳孔雀计划C类人才10名。
2)优质的学科平台
本学科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个学科方向。2018年,本学科点创设国际化TESOC留学生硕士点。拥有英语国家级本科专业,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团体。
3)突出的科研能力
本学科近5年人员承担各级各类项目42项,出版专著22部,编著、译著及教材34部,论文341篇,含68SSCIA&HCI索引论文及94CSSCI索引论文。比较文学、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领域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学科特色
1)立足中国,致力中国学术话语创新。本学科在文明比较领域具有鲜明的传统和创见,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享有较高发言权,在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构方面旗帜鲜明,在系统功能理论和实验语言学领域建树颇丰。
2)面向国际,推进国际学科前沿对话。本学科涵盖9个语种,主办或协办国际学术期刊2份,多次主办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中国声音。
3)扎根深圳,助力双区建设。本学科作为深圳唯一省级外语重点学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差异化的培养路径,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和专长,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利用深圳“双区”叠加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党支部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动专业与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扎实语言能力和可靠政治修养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本学科历年统招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为171,优质生源比例高达86%90%以上毕业生扎根深圳,服务于“双区”建设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
欢迎各位报考(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咨询电话:  26535015;咨询邮箱: [url=]lili1265@szu.edu.cn[/url]
050200-51神经语言学交叉联合育人平台:
为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推动文理医工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更好地面向国家神经语言学学科与语言服务产业的需求与发展,发挥深圳在语言智能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引领效应,深圳大学设立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神经语言学交叉联合育人平台”,开展多角度交叉融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本项目促进深圳大学多个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数据科学实验室资源共享,结合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共创,突破传统文科的理论教学局限,培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掌握多学科交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国际领先的交叉学科高水平人才。

本联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平台通过提供优质交叉学科教研平台、融合交叉学科学术和科技资源,为每名硕士研究生配套语言学、心理学、医学、计算机与软件科学等专业的导师组和课程设置,引导有神经语言学领域研究兴趣的学生从事该交叉学科方向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一、接收专业、学制及人数
本项目依托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招生,培养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方向代码050200-512024年计划招生6人,可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不设比例。
本方向的学习领域主要包括语言的脑神经机制、语言障碍的诊疗技术开发、语言障碍数据库建设、语言发育与语言习得等。
采用多元考核学分制,招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学制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不超过5年。
二、培养方式
1.实行第一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成员联合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第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导师组成员则在各自所在专业领域给予研究生必要、充分的指导。学院和学位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关键环节发挥集体培养优势并起监督的作用。
2.实行课程学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设置“课程学分”、“科研创新学分”、“实践项目学分”,使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理论和实验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有效地锻炼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实践和社会适应性能力。通过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模式,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开展高质量科研创新融合,鼓励研究生投入社会实践,锻炼应用技能,支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视野,激发创新。

三、平台导师组情况

导师姓名
职称
所属学院(部)
导师所在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代码)
陆烁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050200
杨斌让
主任医师
医学部
临床医学(105100
宋鲁平
主任医师
医学部
临床医学(105100
郭田友
副教授
心理学院
心理学(040200
董理
讲师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105100)
四、研究生培养依托实验、实践平台
本项目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依托以下多个平台展开:
深圳大学省级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神经语言学实验室:省级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外国语学院主持建设,拥有约320平米实验教学场地、10余名教学辅助人员人员,并与科大讯飞、腾讯、华为等国内一流科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教学平台,利用国际前沿的神经电调控/脑电分析系统、语言功能近红外光谱脑成像系统、多模态数据库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着重面向语言障碍、语言习得的实践应用领域开展高水平科研及社会服务,可充分支持语言诊断、语言评估、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等系列实验教学内容。
深圳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总医院:本平台与深圳大学医学部及总医院开展密切的科研教学合作与资源共享,得到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儿医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持,为项目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患者样本资源和临床理论指导。医学方向导师所在的临床一线单位具有丰富的病患资源,能切实保障语言障碍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本平台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病区,共有170张床位,拥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具备科研设施和条件,在语言、认知和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治康复与机制研究方面构成良好基础,并与深圳社区服务中心、多家养老院和康养中心共同展开研究生实验、实践教学,具有量表评估规范、诊断训练技术全面、患者资源充足和研究设备先进的优势。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实验教学平台:本项目依托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相关平台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心理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包括12个综合性心理实验室,拥有功能磁共振、脑磁图、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经颅磁刺激仪、事件相关电位仪等先进设备,为保证高水平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
欢迎各位报考(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咨询电话:86-15018334972;咨询邮箱:gaoly@szu.edu.cn

报考要求
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