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4建筑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320 | 回复0 | 2024-1-29 16: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基本信息
专业

085100


专业名称

建筑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173 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


招生人数

20


联系人

何老师


联系电话

26536246


电子信箱

heyueer@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51
低碳与健康建筑设计
袁磊,崔冬瑾,李春莹,唐海达,张彤彤,何玥儿
52
既有建筑更新改造
范悦,付本臣,陈珊,石媛
53
智慧建筑与智能建造
齐奕

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大众对建筑的关注从形式美观与实用,逐步延伸到对建筑健康、低碳性能的高品质追求。健康环境是建筑发展的重要考量,而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成熟和逐步应用,为健康建筑从概念走向实践提供了科技基础。以数字化人居环境控制为核心的智能、低碳、健康建筑将是未来建筑的必然趋势。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基于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和培养特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建筑行业关键技术发展,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优势,针对(1)低碳与健康建筑设计;(2)既有建筑更新改造;(3)智慧建筑与智能建造等三个方向,开展深圳大学产教跨界融合联合培养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工作,学生归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统一管理。

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成立于1983年9月,1993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8年被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分别于1996、2001、2006年获得二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学位授予权;于2011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以优秀级别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招生平台依托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研究方向进行招生培养,充分发挥学科与行业优势,构建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行业交叉、企业交叉的高水平导师队伍,促进不同培养背景、培养模式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设计合作。将研究生置入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以项目、课题为载体,以建筑及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并能适应新时代绿色、健康、低碳、智慧建筑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掌握建筑学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基础理论,熟悉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或设计理论基础,能够独立从事建筑学领域的科研和设计实践工作,培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适应新时代绿色、健康、低碳、智慧建筑发展需求的建筑专业高级设计人才。


三、培养方向

基于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和培养特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建筑行业关键技术发展,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优势,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就以下三个主要方向进行了产教融合的探索:

(1)低碳与健康建筑设计。研究建筑在其全寿命期内,如何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提升建筑安全耐久性和健康舒适性的方式设计建造,以达到为人们提供低碳、健康、舒适、便利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碳、健康建筑,推动建筑行业的碳达峰与碳中和。

(2)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研究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技术与策略,重点关注老旧小区、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等,研究科学诊断方法与品质提升途径,推进老旧小区及城区的有机更新。

(3)智慧建筑与智能建造。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建筑学、建筑设备、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以智慧建筑与建造技术为核心,以使用需求和运维效果为导向,结合模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建造、项目管理等理论与技术,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建筑产业创新需求。


四、导师队伍

“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集校企双方及相关第三方优势智力资源打造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专兼结合的导师团队。

(1)低碳与健康建筑设计方向

袁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BREEAM AP。现任深圳大学教务部主任,深圳大学大湾区创新学院院长、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技术分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会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绿色健康建筑和建成环境优化设计。

崔冬瑾,博士,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国际室内空气品质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高密度城市中绿色建筑自然通风与污染物传播扩散机理、微尺度风环境及道路交通污染物扩散与控制。

李春莹,博士,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环境专业。研究方向为绿色健康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一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何玥儿,博士,助理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兼任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期刊编辑、《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双语期刊学术兼职编辑。研究方向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城市微气候与热岛效应缓解措施。

唐海达,博士,助理教授,LEED AP。研究方向低碳韧性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围护结构、传染病传播特性及建筑防疫设计。

张彤彤,博士,助理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韧性城市设计策略下的公共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要大型公共建筑抗爆防火关键技术研究》核心骨干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五分册参编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独立论著1部,发表包括建筑学报在内的国内外核心期刊近20篇。

逄秀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湾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深圳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长聘PSEA(Principal Scientific Engineering Associat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05建筑调适学组专家,国际能效评估组织(Efficiency Valuation Organization - EVO)《国际节能绩效测量和验证规程IPMVP》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调适与运维专委会发起人并担任秘书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工程师;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A类人才。主要从事低碳建筑技术、建筑系统模拟与优化、建筑调适与运维技术、智慧建筑与城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刘俊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完成了上百项工程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编制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参编人;部级研究项目《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研究》、《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及能耗检测方法研究》主要研究人;参与市级研究项目《住宅建筑节能标准计算程序的开发研究》、部级研究项目《节能幕墙》的研究;《深圳市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深圳市住宅部品(材料)认证管理办法》及《深圳市住宅性能认定指南》主要编制人。

李任戈,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参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3项,发表国内外论文30篇,授权国家专利123项,研发的《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研发的《一种塔式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金奖。

陈浩,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方案创作中心主任。主攻公共建筑设计,在规划、办公建筑、产业园、旅游景区建筑、住宅等方面拥有大量优秀作品。

杜巍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绿建所技术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超低能耗建筑、建筑碳排放。

(2)既有建筑更新改造方向

范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兼任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建筑评估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既有住区再生与可持续建筑设计。

付本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环境行为学、计算性设计、建筑工业与信息化。

陈珊,博士,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为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居住,公共住宅,适老化社区环境等。

石媛,博士,助理教授,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医养健康建筑所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建筑设计理论;医院建筑节能设计。从事医院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研究工作近10余年。正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开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项目1项目,先后参与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课题1项和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项。共发表论文7篇,获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

于震,博士,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承担、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支撑项目、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研究、中瑞低碳城市发展课题,世界银行建筑节能课题等科研项目,并承担大量的实际工程的评估、诊断、设计、工程工作。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3)智慧建筑与智能建造方向

何川,博士,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何川+MHT研究(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为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综合体设计。

齐奕,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兼任国际建协公共健康学组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医疗建筑分会理事,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近年来致力于基于AI、机器人、VR/AR、轻型材料的计算设计与数字建造。

何春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检测加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建筑结构安全。

刘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专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建筑工业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建筑运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门窗幕墙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高级专家。研究方向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高层与大跨度钢结构、复杂钢结构体系、复杂幕墙结构。

五、培养模式

(1)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校内导师负责、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校外导师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协同校内导师做好其他方面的培养指导工作。学院学位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综合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等关键环节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进行监控。

(2)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业务上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主要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分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学位论文研究一般应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并同时进行。


报考要求
[size=9.754pt]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现场确认(网上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