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3光学工程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44 | 回复0 | 2024-1-30 11: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学工程基本信息
专业

080300


专业名称

光学工程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26 应用技术学院


招生人数

4


联系人

苏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3256562


电子信箱

cep@szt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激光技术与器件
卢海洋,郭晓杨,张春香,吕金蔓
02
光电子器件及应用
李佳,马钰洁,项炳锡,陈威,史济东
03
光电材料与技术
李慧,徐芳,代艳萌,王爱武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1.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 创新创业的意识。
2. 本学科硕士生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能够潜心基础研究,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基础,具备能够独立解决关键理论与技术核心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专业领域和技术应用研发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
3. 本学科硕士生应当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和撰写科技论文;能够运用专业性的语言对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准确、清晰、富有层次的表达。
二、培养方向:
1. 激光技术与器件:主要研究高功率固体激光、光纤激光、高能量超短/超快脉冲激光技术,涵盖超短激光脉冲的产生、放大、压缩与测量,激光关键器件制备,以及激光微纳加工等研究内容;
2. 光电子器件及应用:主要研究X射线光学及应用、短波长辐射测量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制备、集成、封装等关键工艺与应用技术,涉及光通信、光传输、光发射与光显示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3. 光电材料与技术:主要针对光电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开展相关的理论、工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主要包括:金刚石薄膜材料、二维材料、晶体材料、纳米光电子材料等的合成、加工、检测等。
三、师资队伍:
代表性导师:
曹磊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ICF研究和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工作,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短波长辐射成像、X射线辐射能谱测量技术等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取得了体系化的系列原创性成果。曾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等各类课题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青年科技奖、邓稼先科学技术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021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同年获得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卢海洋,男,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应用、激光技术及应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在激光电子加速及辐射实验与理论研究、台式化脉冲中子源、气相团簇产生与诊断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参与设计并建设了北京大学200TW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实验室及电子加速实验与应用平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参与数项国家重点、重大研发项目。在Phys. Rev. Lett.、Opt. Lett.、Phys. Rev. A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
李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电探测器及微纳光电系统集成领域开展等研究工作。聚焦新型半导体、高效器件架构和先进制备工艺的相互结合,开发下一代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与成像系统(如,X射线探测器、红外光探测器、紫外光探测器等)。研究工作兼顾器件物理探索、器件性能优化、系统集成、应用开发等多重内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科技创新联合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香港创新科技基金(ITF)等科研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发表学术专著章节3篇,申请专利近20项,其中获授权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
郭晓杨,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工程协会激光应用协会青年委员。曾任京都大学特任研究员和大阪大学特任助理教授。从事高重频超强超短激光技术、超快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高端人才启动项目1项。在光学领域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应用价值,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研究成果曾被美国光学学会遴选为热点论文。
张维,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型液体透镜设计及基础应用、微型自由表面光学系统设计、可用于光学系统的MEMS微型驱动器研究、以及MEMS的多轴力学传感器等微机械结构研究。目前分别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子刊)、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十余次,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两项。学术成果获得2013 SPIE 光学学会Rudolf Kingslake Medal and Prize 奖章。
马钰洁,女,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获得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从事离子辐射效应,光学单晶薄膜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应用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创委项目等,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春香,女,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大口径光学元件的精密检测、激光倍频和准直技术、高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低噪放大和非线性补偿技术、高功率固体/光纤激光、高能量超短/超快脉冲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孤子动力学和光电超快瞬态检测技术等。现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人才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各一项,在Optics Express、Chaos、Journal of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四、课程设置:
高等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非线性光学、光电子技术、微纳光学、光电图像处理、高等光学设计与应用、X射线光学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
五、教学资源:
1)研究生的培养将依托于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先进材料测试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超强激光与先进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2)学院同时具备教学和科研优势,多数教师具有海外教育和工作经历。学院与北京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保持稳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将加强学生互访与联合培养,让学生在国际一流实验室中接受锻炼、积累经验。
3)学院具有一系列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拥有大型高功率飞秒激光器和高性能计算集群,这些仪器设备对研究生全部开放。
4)秉承产学研的理念,目前正积极拓展与国内外激光与增材制造、光电器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先进电子信息等领域优秀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与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
六、奖励体系:
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按照深圳大学以及深圳技术大学的奖学金政策执行。
七、培养特色:
光学工程以激光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及光子学、光电材料及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光学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延伸,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本学科将基于以下几点培养光学工程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1)遵循深圳技术大学的“唯实求精”办学理念,发扬学校的教育与文化优势。
2)要求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学生可直接参与老师承担的高水平项目研究,开展前沿科学和高端应用技术的研究,共享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平台。
3)本专业重视方法学和关键技术研究,既培养学生坚实宽广的数理知识基础,又培养学生熟练的工程实践技能。
4)采用团队式培养模式,学生是各研究方向团队的成员,在团队中共同成长,使学生更具团队协作精神。
八、就业情况:
所培养学生可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激光、光电、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技术研发或项目管理工作,或进入国内国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九、咨询方式:
咨询人员:苏老师;联系电话:0755-23256562;联系邮箱:cep@sztu.edu.cn;
更多信息关于方向介绍、考试大纲、导师介绍等请参见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网站。
十、报考要求:
1)报考者的本科专业背景:光学、光电信息、电子信息、物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2)虽不具备上述本科专业背景,但对光学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数理基础好的学生。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现场确认(网上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要求
报考要求
1)报考者的本科专业背景:光电信息类、电子信息类、物理学类、材料学类等任何一种;
2)虽不具备上述本科专业背景,但对光学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数理基础好的学生。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现场确认(网上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