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2023通信工程招生目录

[复制链接]
查看27 | 回复0 | 2024-1-30 1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基本信息
专业

085402


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165 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产教联合创新中心


招生人数

20


联系人

林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6534130


电子信箱

linxm@szu.edu.cn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图像与信号处理
裴继红,李岩山
0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张晓,袁涛,陈哲
03
集成电路与通信系统
全智,马嫄,钟世达,顾一帆

专业介绍
01、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2018年12月在整合信息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科研并重型学院。其前身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电子与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电子信息类别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点;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
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本院通信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30。
02、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34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160人、教授34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有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IEEE FELLOW 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等。学院还有访问院士4人,访问教授12人,其中IEEE Fellow3人、杰青3人等。
03、科研研究
学院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和关键技术的需求,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实验室,涵盖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移动通信等领域。部分省部级以上的实验室/研究中心有:
(1) 广东省数字创意技术工程实验室
(2) 广东省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3) 深圳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4) 广东省基站天线与电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广东省移动终端微波毫米波天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广东省大规模移动计算与智能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广东省深圳大学达实智能位置感知与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广东省多媒体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广东省移动智能终端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10)广东省智能无人系统与自主环境感知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近三年,我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0余项,总经费达1.5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项目31项;发表SCI论文45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1项,申请实用新型25项,申请PCT专利 15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5个,获授权实用新型19个。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诸多奖励。
04、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良好国际视野的现代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及行业骨干。目前,博士研究生8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本科生2200余人。
目前有教学科研用房总面积1.5万平米。大型仪器设备1198台,总价值1.24亿元,其中>100万元10台。中文藏书4.14万册,外文藏书0.36万册,电子刊物2451种,中文数据库43个,外文数据库33个,包括IEE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数据库。
学院与康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等二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其中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有7家。
05、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
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产教联合创新中心研发团队面向5G/6G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终端器件、网络编码和新材料工艺制程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1)5G高速移动通信多进多出天线和封装天线技术;
(2)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与可重构技术;
(3)低损耗柔性传输线天线与器件技术;
(4)新型材料高频传输线的制造工艺、测量与可靠性;
(5)宽带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
(6)高清图像技术、图像处理与编码;
(7)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
平台以上述研究内容为核心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半导体集成电路、宽带通信网络与系统、信息和信号处理等领域进行技术拓展,形成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以理论研究、数值计算、程序开发、仿真设计、加工测量评估和技术改良创新等为主要环节的闭环实施路线。研究成果面向新一代无线通信终端的用户群体,部分研究内容也起源于这些群体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平台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结合最前沿的5G/6G通信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深大、鹏鼎和康佳三方优势互补、区域合作,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创新的产学研闭环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执行校企联合双导师制。深圳大学导师队伍由国家级特聘专家袁涛教授带队,包含正高级职称人员5人(其中教授4人、研究员1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5人(均为硕士生导师)。校内教授团队具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历,在校内和学术界获得高度评价;青年教师团队均获得境外知名高校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有境外多年科研工作经历,均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校内导师队伍至今已指导大量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和横向产学研项目多项,累计项目到账经费数千万元,论文、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丰硕。
鹏鼎导师队伍由研发总监何明展高级工程师带队,团队包括资深高级工程师2名,均获得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1名,导师研究背景涵盖材料、工艺、射频等领域,专业经验丰富,研发能力突出。整个研发团队现累计申请专利近1200项,有效获证700余项。
康佳导师队伍由集团副总裁杨波带队,团队包括资深高级工程师2名,对科研技术产业化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经验。
深大、鹏鼎和康佳三方通过成立导师队伍和项目合作小组,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输出、项目申请、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达到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教模式创新的联合发展布局。
入校后学生归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平台及专业优势
(1)平台充分保留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原有的培养优势。研究生入校后学生归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均为学院的专任教师,培养过程中共享学院及学校原有资源(包括课程、实验室、设备、师资等);培养计划与其他通信工程专硕基本维持一致,培养质量有保证。毕业后授予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继承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原有专业硕士的全部优势。
(2)平台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本平台与企业合作,开设了面向行业前沿技术的相关课程,并邀请企业的顶级专家亲临授课,通过案例教学,分享行业最新技术和最新资讯,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水平。
(3)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创新机会。平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获得了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提供了各种实践机会,让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接地气,更加面向行业需求。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参与来自企业的产学研项目或者到企业实习,通过实战提升科研能力。面向行业的培养过程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将有效提升该平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专业方向
方向一、图像与信号处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1)图像识别、处理与编码;2)嵌入式通信与机器学习;3)数据驱动的信号处理;4)模式识别与信号处理;5)宽带频谱检测与共享。
方向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1)天线与电波传播;2)天线理论与技术;3)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4)新型微波器件;5)微波传输线与器件中的新材料应用。
方向三、集成电路与通信系统
本方向主要研究:1)无线通信系统信道编码、电路及芯片;2)5G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3)宽带无线通信测量与检测仪器;4)毫米波移动通信技术。

报考要求
推免或者统考(达到统考分数线要求),欢迎考生报考。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