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 为何考研越来越难,25考研er怎样应对?

[复制链接]
查看615 | 回复0 | 2024-6-5 17: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热门专业的愈加火爆,如今的考研人不得不承认,现在考研越来越难了。甚至有些名校的热门专业将大多数招生名额放给了推免生,学渣逆袭再也不复昔日的场景,造成考研越来越难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呢?而接下来准备考研的大家又该怎么去应对这样的变化呢?


现在大家普遍感觉考研真的越来越难,根据大数据显示,每年报考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而招生的人数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竞争就自然越来越激烈了,增长的人数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为何考研越来越难
1.二战、三战人数持续增加
现在,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真的有很多很多人选择考研呢!对此,大家都感觉很崩溃啊有木有。在这种僧多肉少的情况下,考研的竞争也就显得愈发的激烈了。
每年考研过后,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有些同学分数很高却在复试环节被刷掉,内心真的很不想就这样放弃读研,所以选择重考。要知道,这些二战三战的同学可都是有丰富经验和上一年学习的积累的,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资料获取渠道,都是有一定积累的。
2.应届生参考人数增加
毕业人数多,考研的人数也会增多。相比之下,竞争会很激烈。从目前的形势看,如今考研的竞争非常激烈。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能够显示出我们的能力和水平,面对这样的考试形势,我们不能感到恐惧,要迎难而上!!!
而在这种形式下为了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我们就要从方方面面考虑,例如:在选择专业上费心思,近年来,考研发生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专硕专业的招生不断扩招,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考研的竞争,而且由于适用性的特点,专业硕士也成为越来越多公司招揽人才的选择。专业硕士中的管理类说是的初试科目更是只有两门,考研难度大大降低,并且相比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初试在难度上要低于学硕,考生要是想要增加考上研究生的几率,那么专业硕士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3.在职人员参考人数增加
随着就业压力增加,一些还不错的岗位,包括比较好的公务员岗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这使得很多在职的人选择辞职,在学历上做投资,转向考研。尤其是近两年,一线城市户口限制,学历更是显得非常重要。拿到高学历,可以找一份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辞职考研,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且在升温。
考研难度是不会改变的,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不能改变的,但是,自己的努力程度是可以由自己改变的,来看看一看硕硕为大家总结的考研必备好习惯吧!


二、考研时需养成的十大好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把每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千万不要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蹉跎先生。
3、做好笔记
在认真复习、听辅导讲座的同时,一定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在一起使用,记忆效果会更好。举例来说,当识记完一部分知识点之后,合上书,将刚才所识记的内容在头脑里像放电影似的放一遍。在放的过程中,遇到“卡带”时候,即回忆不出来的时候,再重新识记这部分内容。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卫生间的时候使用:在头脑里问自己几个关于刚才识记内容的问题,要求自己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来,回到自习室后的时候马上翻看书或笔记将之记下来。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自然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还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此外,回忆是复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表达不出来,自然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这样看书和整理笔记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积极性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5、过度学习150%
有的同学可能想,为了增加我们记忆的巩固程度,那我就反复地、不间断地记呗。因为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考研的知识点确实太多了,我们没不可能有足够无限多的时间来进行反复的、不间断的记忆。并且即使有足够无限多的时间供我们记忆,我们也可能会发现,记忆效果并不与记忆次数呈单纯的正比关系。
研究发现: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佳。即过度学习150%时效果最佳,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太多,会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时间越长,越学习不进去,从而导致“报酬递减”现象,记忆效果自然就不好。
6、充分利用好醒来后和临睡前的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记忆中会出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相比较而言,一天当中,刚刚醒来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先学材料的干扰,临睡之前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后学材料的干扰。所以,“醒来后”和“睡觉前”的时间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
睡前的这段时间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可知,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我们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加之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材料更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另外,根据研究,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临睡前的这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7、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很多同学在学习与制订复习计划时,总是喜欢半天或一天复习一个科目,而且一下复习很长时间,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研究表明,内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大。而且因为复习一个科目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复习,则效果会更好。
8、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有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不动手写,也不动口读。结果发现,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将公式写错,将单词遗忘。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上一个最好加上一个“手到”。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如果在加上动觉的参与,即“手到”,相信记忆效果会更好。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
9、形成知识网络
考研需要复习的知识点非常多,将所有知识形成网络就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已经复习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所有知识点,这个时候必须跳出单个微观知识点的局限,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位置来俯视这些知识点,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已经复习完了几个知识块,也同样要俯视这些知识块,找出知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之,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网络。
10、定期对复习进行反思
有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顾埋头复习、勇往直前,从来不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复习状况,。因为觉得回头来看是浪费时间,影响前进的速度。但事实上,我们是需要不时回头反思自己的。定期反思一下近段时间的复习状况,有利于我们及时总结复习中的成败,找出复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等,而所有这些将使我们在复习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相信所有身体力行过的人一定会点头称是。在我们考研复习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小小的的好习惯,将会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8

主题

589

帖子

75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