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复习考生易入考研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561 | 回复0 | 2021-4-27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点,急于马上找状态投入复习
  很多学弟学妹现阶段在寻求各种考研资料,都纷纷表示正在开始背单词看专业课等等,其实这个阶段需要大家做的根本不是急于开始复习。而是应该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到底能不能坚持到底的去考研,考研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于专注,很多人是抱着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心态想尝试一把,这种心态可以说是必败的!如果你有其他出路,我建议你不要选择考研,因为它耗时长,风险大。这些问题应该在前期想清楚,免得到了后期面对诸多诱惑心里动摇。
  第二点,对自己定位不准,对考研难度认识不清
  很多人看着考研后铺天盖地的吐槽,抱怨,就理所当然的以为考研是一件无比艰难无比痛苦的事情,从而在心理上就先被吓到,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一味求稳,其实作为考研准备过程来说,你考一所普通211和考北大的心态是一样的,既然如此,为何不挑战自己去选择一个更耀眼的目标呢,考研本身不就是一个为自己镀金的过程么?所以我依然要强调,一定要看清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以及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学校。
  在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种比自己学校高一个层次但是又能够够到的学校,比如本人本科是川大的,三月份想考中央财经,可是在考虑了两个月之后觉得目标定得低了心有不甘,于是转而报人大。喜在考虑这些问题考虑的早,改变主意的时候还并没有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所以还有改变主意的余地,本人有个哥们,事先没想清楚这些问题,到了八九月份才开始考虑,结果仓促之中填了个北大,今年考研基本算是崩了所以说,一般来说二本学校可以考虑普通一本,普通一本考虑211,985,本科如果就是985 211就可以冲击名校了。另外如果是男生,强烈建议不要考本校,树挪死人挪活,如果你还有一些年轻人的梦想去追寻,那就尽量多出去看看。当然如果你就想这么安安稳稳的安度余生,当我没说。
  自我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自己的英语基础如何?四级过没过,六级过没过?单词量怎么样,阅读功底怎样?英语基础差建议尽量选择考英语二的学校,扬长避短。
  2、自己的年纪大了吗?记忆力如何?考研考到后来很多课基本都是在考记忆力,它的感觉就像是扔给你一本书,我就在书上考原话,你能记住你就牛逼,记不住就对不起。考得都不难,关键在于你记得。
  3、理解能力,考研的一些背诵科目比如政治完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今年政治的考题证明囫囵吞枣的背诵是要吃大亏的,所以那种语文一段话看了几遍都看不懂意思的同学,建议放低目标,因为考研试卷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阅读量超大。
  第三点,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而不是一味的攻坚战
  很多人说起考研就想到了挑灯夜战,早起早睡,拼命学习。这些当然是考研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更重要的还是信息,包括,考前院校的信息,招生政策大概会招多少人,报录比如何,历届分数多高,存不存在黑幕,考的科目有哪些,专业课参考书买哪几本,考研机构哪家强?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关注并了解的。
  如果上述这些信息你一条都不了解就在跃跃欲试的开始看书背单词,那等着后来你崩溃的那一天吧!
  第四点,考研更是一场心理战
  每年的专业选择、院校选择、区域选择都大有学问!请动动脑子用博弈论的思维分析一下你的竞争对手希望报考哪里?那个学校的的性价比如何?今年有没有可能爆冷或者爆红?当时我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就觉得上财经和央财性价比太低,完全是被最近几年的金融热带动起来的,所以在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
  所以请大家注意留心各方信息,确定出性价比最高而且相对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院校,做一个有心人!
  第五点,不要急于求成
  看到很多同学都在问,哎看了两个星期书完全没状态怎么办,其实大可宽心,才开始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毕竟考研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大学阶段之前荒废了学业,所以起步的时候感觉基础很差。本人也是这样,大一大二打了两年的LOL,大三才开始想学习,才开始考的时候都听别人说什么一天100个单词,一个月过完专业课教材全书什么的,心里慌的要死。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对的。
  考研单词你根本就不会有个背完的时候,就是一天背了100个,过一天不复习基本就忘了60个,所以宁愿开始背单词的时候一天少背一点,哪怕你一天就背20个呢,但你把每个词的用法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千万不要仅仅背单词的常用意思和常见用法,考研英语最喜欢熟词僻义了),每天巩固前面的,慢慢进入状态,然后再去过第二遍第三遍就可以越背越快。
  像我就是第一遍过单词书的时候一天只能背半个LIST,第二遍就一天一个LIST,第三遍两个,第四遍基本就是一天4个,当然这都是后话,初期开始不要急于求成徒增烦恼。
  第六点,给自己留一个备选的余地
  确定考研志愿之后不宜动摇,但这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万一今年你想考的学校招生情况有变动呢?考试科目有变动呢?竞争形势突然加剧了呢?这几年高校制度在改革,这些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提前做了准备确定了院校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要随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最新动态,说不定哪一条就跟你切身相关呢?
  所以一旦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你觉得这所学校不再适合你,那么你准备的PLAN B就发挥作用了,否则在你报考志愿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突然改变志愿,那种心理上的压力是你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
  关于备选院校,有几点提醒大家一下,一定要选择与你目标院校,专业方向和重点相近的。像有的学校虽然招收专业相同,但其实只是重点风马牛不相及,切忌选这种院校作为备选院校,辛辛苦苦复习到了10月份再把之前的努力推翻重来,那种感觉可太酸爽了!
  第七点,请大家早作思想准备以免到时动摇
  这一条稍有重复,但确实太重要了。以本人自身为例,去年寒假的时候我也在动摇到底要不要考研,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找了很多相关行业的、有点眼光和出息的亲戚熟人咨询。比如大学教授,银行行长,私企老板,财政部公务员,出国的博士等等。后来得出一致结论,学历不嫌高,想做普通职员、销售什么的可以不要学历,但如果想做到高精尖还是要有学历支撑。所以我就坚定了要考研。可三月看了一段时间书之后感觉严重的动力不足,于是做了一个月的兼职,爆了一个月爆米花,那可真是纯粹的体力劳动,没啥技术含量但特别辛苦,也无聊。一个月也就挣了1500。在感受了这种底层的痛苦后才真正坚定了自己考研的决心,时刻告诉自己,我不要过那种底层的生活,一直以此激励自己,坚持到了最后。
  第八点,在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不要将考研作为第一选项。
  本科生毕业大体四条路,保研、出国、工作、考研。保研名额一般大四开学就能确定,出国自己随时可以申请,工作也是大三结束就能找,而唯独考研拖在了最后,一直要到大四下学期才有结果,这就注定了其中包含了更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它可以说是在无路可走时的一个无奈选择。所以那些介于能保研不保研的边缘地带的同学,还是尽量多发两篇论文,多参加一点活动能保就保,确定要出国要工作的也就不要过多的关注考研分散精力了。
  这四条路其实都相对独立,是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做成功一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还幼稚的想着我一心多用,一边找工作保底一边考研还留条出国的后路,那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可能你一条都走不通。
  第九点,不要迷信任何人对你描述的考研,自己用心去感悟考研中的每一步。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基础不同,天赋不同,专业不同,考研目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人生定位不同,家教素养不同……你凭什么认定别人认识的考研就和你经历的考研就是一样的?有人觉得考研无比简单,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能40天逆袭北大,有人觉得考研无比艰难,恨不得所有人不二战三战四战就不可能考上。套用政治的说法就是,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研路,确实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大家可以分享借鉴,但千万不要过于听信一家之言,就比如我说的一条条,大家肯定也会觉得有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还是要大家自己用心去为自己做这件事,自己独立的思考,莫要跟风盲从。
  第十点,不知道考研的难度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考研难在于政治有多难懂,英语单词有多难背,专业题有多难理解,我可以认真的说,说这些话的都是那些没有认真复习的loser,考研最难得地方并不是说你学不会,而是你学不下去。
  首先,学习需要有一个环境,如果你周围的同学都在打游戏,几天之后 估计你也没法专心学习。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天天拿着工作offer秀给你看,估计要不了多久你也没法淡定的学习。而是在动摇我要不要也出去赚点钱呢?学习环境这是考研最大的难点。本人到了后来每天将手机丢在寝室跑去自习室学习,就是为了不被各种招聘信息,旅游邀请所干扰。
  其次,你身边的人大多不会跟你考一个地方,特别是对于跨考考生,更是孤军奋战,这个时候那种孤独和无助是很多人中途放弃的原因。
  第三,考研不是高考,没有模拟考,甚至没有那么多的优质练习题,考前不可能一个萝卜一个坑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也无法预估自己有什么能力考上什么学校,所有的因素基本都是待定,不到结果出来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考出什么成绩,甚至连估分都很难。所以这种忐忑也让很多本来认真准备的人后期心态不平稳。
  第十一点,跨专业考研的困惑
  本科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或者觉得本科专业就业前途不好,从而想跨专业考研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在本人这一年的考研生活中,发现有很多盲目跨专业考研的情况发生,最后当然是结果惨淡。所以你想要跨考专业千万不要盲目,你得分析一下目标专业要求具备哪些能力,对照自身有没有这些能力。当然我也只能告诉一下大家这种思维方法,至于具体的分析,还是请广大有意向跨考的同学结合自身独立完成
  第十二点,关于大家担忧的黑幕和公平问题
  很多同学问我,学校招生会不会有内幕?会不会排外?会不会不公平竞争,当然这种疑问我也是非常的理解,谁都不希望自己一年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些原因而白费,在此我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排外是肯定存在的,同学们换位思考,试想如果你是一个985院校招生面试的老师,面对两个条件相同的学生,一个是本校4年栽培出来的,自己还带过他的课,另一个是素不相识的二本院校学生,二选一你会怎么选择?还用我说么?
  再试想,如果你是一个二本院校的老师,面对两个条件不同的学生,一个是从985高校考研过来牛逼闪闪的学生(当然这种可能性一般不存在),一个是本校的普通学生,你又会怎么选择?
  本人举这两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但当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时,你也可以超越这所谓的公平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但是黑幕问题另当别论,但我要说的是,国家这几年狠抓大学体制改革,你们所经历的是一年比一年严格,也一年比一年更公平的考研,就以今年为例,人大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学校,高干子弟的集中营,以往也出国一些事,但今年其严格程度令人发指,所有人不得走关系(当然校长的亲儿子你也就别跟他比了),连往年试题都全部封锁。这对于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无疑是个好消息。
  所以担心公平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自信,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参考,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与其过度关注这个问题,不如让自己的知识更扎实一点,水平更高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